西征军顺利平定了北疆后,顺势南下进军。在天山南麓,他们连克达坂城、托克逊和吐鲁番三城,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。此前失败的阿古柏集团由于内部分裂而彻底崩溃。集团内部的高层出现了分裂和内讧,为争夺权力和利益展开了一场血腥厮杀。领袖阿古柏服毒自杀后,集团陷入混乱和无序状态。他们的争斗主要围绕着争夺内部权威和资源,表现出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。最终,这个分裂的集团走向了衰落和灭亡。
获悉阿古柏亡故的消息后,次子海古拉即刻前往库尔勒,第一时间进行了消息的封锁,防止迅速扩散。随即,他指派艾克木汗留守库尔勒,自己则亲自护送父亲的灵柩前往喀什噶尔。海古拉的主要目的,是在那里继承汗位。整个行动简洁明了,核心在于确保权力平稳过渡。
海古拉护送阿古柏的灵柩刚刚离开库尔勒的次日,艾克木汗迅速宣布自己为新的汗王,同时带领一支马队迅速追赶海古拉,企图保护他在阿克苏的财富。阿古柏的长子伯克胡里在喀什噶尔地区一直驻守,他与俄国人的关系紧密,得到了他们的支持。得知父亲阿古柏去世的消息后,伯克胡里立即行动,派遣杀手在海古拉返回喀什噶尔的途中设伏。这些杀手成功暗杀了海古拉并消灭了其卫队。随后,伯克胡里发动攻击,艾克木汗不敌而逃跑至沙俄边境。这一连串的事件表明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。
伯克胡里率领的军队,曾是阿古柏最为强大的力量。凭借这支军队,他成功镇压了其他竞争对手,稳固了自己的地位。他还企图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,目标直指库尔勒以西的南疆八城:喀喇沙尔、库车、阿克苏等地。然而,尽管伯克胡里气势如虹,但在左宗棠眼中,“哲德沙尔汗国”政权的存在已然风雨飘摇。经过内部激烈争斗与自相残杀,这个由阿古柏建立的侵略政权已是分崩离析、日薄西山。彻底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。
在天山北路被清军顺利控制之后,阿古柏的势力遭受了致命的打击,其势力范围迅速瓦解。左宗棠面对这一形势,虽然胜利在望,却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。他没有立刻命令大军继续追击,而是采取了更为审慎的策略。左宗棠针对天山以南的南疆八城,提出了“缓进速战”的战术思想。他并未急于求成,而是选择稳步推进,同时准备随时发起迅猛的攻击。这种策略凸显了他的冷静与智慧,确保在军事行动中取得最终的成功。
左宗棠对爱将刘锦棠明确表示,攻打南八城时,“宁可慢些,不可出错”。他深知大军远征的艰辛,后勤运输是一大难题,尤其粮食供应至关重要。将士们必须携带充足的粮食才能行动。吐鲁番地区地广人稀,粮食资源匮乏,需要从密、巴里坤等地转运聚集。因此,必须等到秋季粮食丰收、储备充足之后,才能继续发动进攻。在进军之前,左宗棠已做出明确指示。他强调必须以稳健的策略推进,确保一切准备就绪,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。
王者之师,所向之处,严明纪律,勿掠民财,勿残害生灵。其军队如同及时的甘霖,普降世间,顺应其时。民心向往之处,即是王者大军行进的航道。严谨治理之下,造就平和之地。这不仅是战争的必需,更是时机的昭示。此王之军,勇而仁爱,为民众带来安宁与希望。
为了减轻战乱对普通百姓的伤害,西征军将士必须严格遵守军纪,严禁奸淫掳掠和残害无辜百姓的行为。西征军肩负着重要的使命,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,我们必须时刻牢记,保护百姓的利益是我们的首要责任。任何形式的暴行和侵害百姓权益的行为都是绝不容忍的。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和平与安定,而不是制造更多的痛苦和灾难。因此,我们必须以最高的纪律要求自己,确保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伤害无辜百姓,不侵犯他们的权利和利益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使命,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和平与繁荣。
南疆八城分为东西两部分,东四城位于吐鲁番以西。东四城包括喀喇沙尔(今焉耆)、库车、阿克苏和乌什(今莎车)。这些城市大致呈直线分布,从吐鲁番延伸到乌什,跨越约2300余里的距离。喀什噶尔作为南疆的核心,是八城的中心点。从阿克苏到喀什噶尔约有700余里的路程。再向南,经过英吉沙,往东南经叶尔羌到达和阗,距离约为1400余里。这些城市之间相隔遥远,地域辽阔,分布广泛。
白彦虎陕回残余和阿古柏旧部军阀盘踞拜城等地,对西征军的进军路线构成了巨大挑战。西征军转战长达四千里的战线,穿越荒凉的沙漠和戈壁,交通极为不便,物资转运困难重重。清军的行军艰辛难以想象。
刘锦棠率领的西征军在盛夏之际攻下吐鲁番,吐鲁番地区因其极端炎热被称为“火洲”。正值酷暑时节,且正值粮食尚未丰收之际,难以征集驮畜运输粮食,补给困难重重。鉴于此地严峻的环境挑战,左宗棠郑重地向张曜阐述进军吐鲁番的难度。他对未来路途艰难与困难的预想做出细致考虑后认为,进军的最佳时机应当等到秋季到来之时。那时天气凉爽、征粮方便,这将大大提高军队的行军效率和作战能力。基于这一决策,左宗棠选择了静待良机挥师南进南疆地区以恢复南八城,这是真正的慎重之策。
【配图源自网络】
Powered by 极速赛车1天赚1000方法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